发布时间:2024.11.22
培训负责人经常会遇到一些现实挑战:业务部门、公司领导提出的培训需求很模糊,甚至有些在市面上没有可以直接匹配的培训课程……怎么对业务领导提出的需求进行分析,并转化为落实的培训行动?
今天我们一起从解读业务领导的模糊需求、抓准培训赋能的核心以及真正落地助力业务发展三个方面,帮助大家更高效准确地进行需求识别和搭建培训计划。
通常情况下,培训负责人擅长通过能力模型/能力测评的方式形成培训计划,这样做有一个好处是能够得到清晰的指示:培训应该往哪些赋能方向去做!
然而现实情况是,培训负责人接到的需求,很多是能力模型/能力测评无法体现的要求。比如:
1.部门领导/业务团队老大提出:“培训部考虑一下要提高人效”。
2.领导说:“现在的员工奋斗精神不足,你们培训部考虑一下”。
3.“提升员工的思辨能力!”什么叫思辨能力,能力模型上没有啊。
这背后共同反映出,业务领导/公司领导们向培训部提出一些需求的时候,并不按培训负责人熟悉的词语——比如:沟通力、团队管理、领导力——他们会用自己所关心的一些用词来表述,毕竟人家不是专业的培训专家。
另外,需要注意的是:即使双方说的是同一个词,但极有可能不是同一个事儿。
对培训负责人来说,以上这些情况经常出现。怎么将这些模糊的需求转化成培训HR的培训动作?接下来,我们通过一个案例,来看看怎么透视领导提出的培训需求。
案例
某集团公司HR,遇到一个难题是:领导感觉人效一年比一年低,要求当年作为公司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年,要求HR关注一下人效问题。
具体要怎么做呢?HR首先与领导进行了交流,但发现不太好谈。为什么?平常HR在了解需求时经常会用5WH的提问模式,如下:
what:要做什么培训?/要解决什么?
why:为什么要解决?
when:什么时候培训?
where:在哪里培训?
who:针对什么人做培训?
howmuch:多少预算?
但其实这些提问后面4个问题(when/where/who/howmuch),已经是涉及到培训方案了,如果领导能把这些问题清晰回答,那就可以直接确定培训“需求”,然后HR可以直接去找方案了。但问题是大部分时候领导是没有办法清晰回答出来的。
从研究问题的角度来讲,可以换个思路,先不谈怎么培训/什么课,甚至不谈什么培训需求。而是先确定现实状态,再确定真实问题,再确定培训“需求”,最后再去物色方案,这个过程中需要反复确定。
我们始终认为所有的培训都是要解决现实的难题,否则就会很容易跑偏。所以,在跟业务领导力沟通时,可以先针对性了解他们希望解决哪些现实问题?
当然,在了解现实情况的时候,我们可以采取进阶式提问,来深入挖掘需求:即为什么是_____而不是_____?
举个例子
如果领导说:“我们的中层干部要重点培养……”
提问:“中层干部具体是指哪个部门?”
领导:“我觉得是业务部门和物流部门……”
提问:“为什么是业务部门和物流部门,而不是IT部门、财务部门或营销部?”
而通过这种深入追问,我们就会发现对方思考的东西就完全不同了!于是,我们发现领导说的“要提高人效”的背后,有很多现实状况(如下):
因此,培训真正要做的并不是直接解决“人效问题”,而是解决背后的一些问题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,在研究问题时,想要真正理解需求,提问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!
当然,我们收集完真实情况的信息之后,还不能直接变成培训方案,因为这里的内容太多,一次培训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。所以需要培训负责人必须去抓住一些核心问题,而且是能够往培训角度转移的。
具体如何筛选呢?首先我们要询问领导:在这么多问题中,底层是希望解决什么问题?实现什么效果呢?比如在刚刚的案例中,领导的回答是:首先,是确保业务能够持续增长;第二,是希望内部的组织协同会更好,提高内部效率。
接下来,我们就能能以这两个最终目标为标准,让领导评估哪些问题解决后最有利于达成目标,并且用H(高)、M(中)、L(低)打分。比如,问题1对“业务增长”来说一般重要,打分为M,而对组织内部协同不太重要,打分为L。
通过打分,很明显的问题3脱颖而出,对两个目标都比较重要。另外,问题2、4、7虽然不是两个H,但都是M和H,在培训时也可以作为关键动作作为抓手,至此我们的培训就开始有一些针对性(方向)了。
需要强调的是,培训并不是对业务领导关心的问题包治百病,而是要抓准赋能核心,所以接下来要进行评估,区分属于培训范畴or非培训范畴。
比如对于问题4,培训是可以解决的,可以通过萃取方法,将组织优秀经验总结出来;而对于问题2是属于内部制度,涉及集团总部的各个部门、各个模块之间的交流协调或者规章制度,对这个问题培训起到作用会比较小。
通过这样的分析,我们就可以领导提到的“人效”变成了很多具体的现实问题,在这其中我们也可以抓住领导特别关心的方向和目标,找到核心关键放到培训范畴里去,这时候培训经理就更容易定制一个好的方案了!
对以上过程,我们帮大家梳理成一个简单的表格(如下),具体使用步骤就是:
第一,先询问领导/业务方看到的现实问题,还原出来;
第二,搞清楚领导要解决这些问题的目标是什么?
第三,以目标为基础评估哪些问题是关键;
第四,评估关键问题(动作),是否在培训范畴内。
最后,就可以对培训范畴内的关键动作,进行培规划。
在谈到培训需求时,“落地”往往也是很多领导重要需求之一,也是给培训负责人压力最大的一个事情。这种压力远大于组织一场培训。
判断培训能否落地的2个维度
如何真正实现培训落地?首先我们要先思考一下“落地”在培训中应该实现什么效果?希望解决哪些现实问题?这里给大家展示一下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维度:
维度1:可见VS不可见
即培训完之后他学所学的东西能否表现出来。举个简单的例子:就《七个习惯》和《项目管理》这两个课程相比较,《项目管理》显然学完之后更可见,因为可以直接拿一个项目,按照所学的方法去操作、分析,然后整理出来给领导看。
维度2:频率高VS频率低
即有些东西学完之后每天都用得上,而有些东西学完之后偶尔用一回。
两个维度决定了不同培训课程落地的侧重不一样的,有的课程可能短时间不能被看见,但长期会让学员潜移默化实现心智上的改变。
3个方法方培训效果更加可见
这里我们分享三个方法,让培训效果更加可见化,并且提升培训知识的使用频率。
1、提供可落地的环境
有些课程是会给到学员操作模板的。如果回到工作中,当学员去开会时发现会议室就贴着曾经上课学的工具模板,那么他们很自然地就运用起来。
反之,如果会议室并没有工具图,即使工具再高效,但员工想到还要去准备工具有点麻烦,很可能就会放弃使用。
所以想要提高培训落地效果,需给员工提供落地的环境。而要判断课程落地性强不强,首先要看下课程有没有可见/可操作的(比如,工具/模板等),其次要看日常使用的频率,频率越高则落地越强;
2、个人任务在2-3周内的快速应用
常规的行动学习周期都比较长,通常是6个月,研究的是小组课题,这类课题通常有特殊性,不是日常频率高的问题,因此要回到日常应用自然很难看见。任务时间缩短到2-3周,意味着你要回到你手头的工作来。
同时要讨论个人任务,而不是小组任务,由于任务跟他的工作息息相关,关系到自己的业绩,在学习期间就能够用所学的方法和工具解决当下的问题,有所产出。这个时候我们获得业务领导的认可也会变得更容易。
3、融入流程持续落地
追求落地的过程中,还有一个经常被提到的词:产出。但提到产出,很多人常常只关注业务结果,但其实这个视角太窄了。业务部门很有可能并不认为,是因为有你这个培训才有那个业务结果,形成那个结果有很多条件,培训可能只是一个最次要的条件罢了。
所以,谈到产出时视角不要看得太窄了,并不只能是业务结果,也可以是组织发展,也就是说培训出来的东西能够为企业做些什么事,尤其对企业长期发展起作用的事。
比如,竞越有一门《KF思维技术》课程,因为这门课特别强调逻辑、更高效地收集信息、怎样更高效地做出判断等,所以学员接受培训后运用所学的方法可以检查自己当前的工作流程。一个人或部门的绩效其实和他的工作流程细节息息相关——细节决定成败——如果流程能够持续优化,也意味着绩效有机会持续改善。这就是一种更长远但又马上可见的改变。
例如,某家公司的技术团队的工程师,经常要去排除机器故障,他们原来用的方法就是常规的5WHY和鱼骨图,然而得出来的结论是“我觉得”,对不对只能试错,不对就再判断、再试错。但对组织而言,试错就意味着时间和成本。
后来他们利用这门课的方法,在原来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小流程,找原因就不再是“我觉得”,而是框架式推理,而且原因可以在纸面上5分钟就能检测对错,而不是到现场用几个小时来试错。这样工作效率就大大提升了,而且也减少了意见不同带来的推诿和责任判定困难!
通过这种方式,就可以把参加培训员工所学知识变成公司资产,后续即使培训过的人离职,他所学的东西也不会被带走。所以,在谈到落地的时候,我们尽量不要落到某一个具体的问题里面去,这是一次性落地。而是可以关注流程优化,持续性落地。
今天分享了3个方面的内容,希望HR朋友学完这套方法之后,能够改变自己的角色,从“听领导指令的人(领导说啥我做啥)”转变成“企业内部的顾问(我帮领导搞清楚)”的角色,真正意义的“业务伙伴”(businesspartner)。